试想一下,如果您是一位年龄仅1岁宝宝的家长,有一天孩子诊断出患有腺样体肥大,那么医生告诉你,要想根治孩子的腺样体病症,就需要在全麻状态下接受一次腺样体切除手术,此时你会作何选择?是暂时等一等,待孩子年龄大一点再做手术,还是心怀忐忑地接受医生的建议呢?你是否了解过腺样体肥大手术风险以及危害?
1岁娃要手术,牵动全家人的心弦!
宝宝吃得香、睡得好是每个家长的心愿,然而,对于小菲妈妈来说,这一直以来都是她的“心病”。原来,小菲自幼睡觉时就会持续打鼾,一开始家人并未将其当回事。可是没想到,就在一个月前,也就是小菲刚满11个月大的时候,打鼾症状变得越发厉害了,甚至只能张着嘴巴呼吸,更让人担心的是,伴随着“震天”鼾声的还有间歇性的呼吸停止,最严重的一次孩子面孔发紫、口吐白沫,把他妈妈吓得不轻。从那以后,小菲每晚都无法平卧,必须抱在怀里才能勉强入睡。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带着他四处求医,经过一番检查,病因总算是找到了,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,根据鼻内窥镜显示,小菲鼻后的腺样体明显肥大,已经严重阻碍了耳、鼻、咽部的通气,这才引发了上述一系列的症状。
据主治医生介绍,腺样体是人体的口咽部唯一的门户,所有孩子的腺样体从出生后都会逐渐增大,然后随着其他免疫器官的完善,到10岁左右慢慢萎缩。正常情况下,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。但是,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,腺样体突破正常的极限厚,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。
然而,病因虽然明确了,可小菲的妈妈却更愁了。她跑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医院,甚至连山东省的医疗机构都去打听了,可医生们就是束手无策,基本上都是建议年龄大一些在行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组织。照理说,这腺样体肥大并非什么疑难杂症,可难就难在孩子年纪太小,风险太大。听说,任这疾病发展下去会影响孩子的容貌以及智力发育,最后可能形成腺样体面容,这可把她急坏了。
不是人人都要手术,保守治疗仍是首选调理方案!
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病,就门诊量来说,一年至少有一两百例,甚至更多,这还没算上那些病情轻微没有就医的孩子。郭强中主任告诉记者,由于该病并不典型,很多人常常将它当成是感冒、鼻炎或者是扁桃体发炎来治,误诊率极高。
当然,有经验的医生借助专业仪器,比如电子鼻咽喉镜还是能够准确判断的。郭强中主任向记者介绍说,将一根很细很软前端带有摄像头的电子内镜,放到鼻腔的中后部就能看到腺样体的全貌,可以评估腺样体对鼻咽部的压迫程度,很直观、也很快捷,适合各年龄段的患者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检查,比如鼻咽侧位的X线照相,鼻咽部CT扫描等,也能很好地辅助判别。
腺样体肥大在治疗上,存在保守治疗与手术两种方案。将心比心,如果我是孩子的父母,面对这样的抉择,确实很难。小菲的主治医师坦言,手术毕竟有创伤,孩子还要经过全身麻醉,风险比成人要大。但专家仍表示,对于5岁以下的小年龄患儿而言,除非症状很严重不得不进行手术,在症状不算严重的情况下,还是应该首先考虑保守治疗。
据了解,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西药的对因治疗,多数都是使用血管收缩剂、鼻用激素和抗生素共同解决炎症,让腺样体达到正常肥大的水平。二是中医辨证用药,推荐外用“古草三联疗法”(咨询V号:gucao9867),也可以外用一些中药喷剂,还有针灸、艾灸等多种手段。保守治疗可以有效规避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带来的危害,却不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,希望家长要有耐心。
孩子出现异常及时就医,有些担心不必要!
郭强中提醒家长,平时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举动,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:比如在睡觉时经常性的张口呼吸,还伴有打鼾声;比如反复出现鼻腔感染,孩子莫名流脓鼻涕;再有就是不明原因的中耳炎或耳鸣等。
郭强中说,他曾遇到过一位患者,孩子经常出现喘不上气的症状,家长一直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感冒药。直到吃出药疹,也没治好。“这能治好吗?根本不是感冒嘛。”郭强中说。后来家长带着孩子找到他时,才发现是腺样体肥大。
对于重症腺样体肥大患儿,理论上讲应尽早手术。当然手术前还是应该全面评估患儿对手术的耐受能力,这点医生会谨慎选择的。另外,拼命给孩子“进补”的做法完全不必要。建议从均衡饮食和适当锻炼入手,增强孩子的体质,同时进行必要的看护,才是最重要的。
(本文“1岁娃腺样体肥大手术风险以及危害,附:保守方案”由【古草世家】编辑上传并发布)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